紧跟海绵城市步伐——盐城雨水收集系统积极建设中

2018-09-07 11:28
文章附图

江苏海绵城市建设"见缝插针" 管养上要下"绵功夫"

8月1日来自省住建厅的一组数据显示,今年以来,全省设区市累计完成易淹易涝片区整治67个,疏通排水干管16800余公里,清捞窨井和雨水井123.6万座。昆山市还开展易淹易涝片区三年整治行动,对动态检查中发现的内涝隐患和易涝点进行全面整治。

海绵城市建设与易淹易涝密切相关。在汛期防涝这场战役中,海绵城市功效几何?目前还存在哪些问题?

见缝插针实施“海绵”改造

镇江市江滨新村第二社区是紧邻金山湖的一个老小区,也是2015年镇江被确定为国家海绵试点城市之后,当地首个开展海绵城市改造的试点项目。

这一小区曾因地下水管存在雨污混接现象,导致居民生活污水和雨水径直排入金山湖,影响金山湖水环境质量。同时,由于排水系统标准偏低,致使排水防涝能力不足。通过科学规划,小区在海绵城市改造中,设定有效控制30年一遇暴雨径流的建设目标,重新布设雨水立管,避免生活污水进入雨水管道;小区内部绿地改造为生态滞留设施,屋顶及路面雨水进入雨水花园下渗、调蓄、净化处理后再排入市政管网;部分人行道及停车场改造为透水铺装,保证暴雨径流在短时间内渗至土壤中。居民楼前设置雨水罐,用于收集屋面雨水,也让居民更多体验到海绵城市改造的便捷与实用。

经过改造,小区面源污染负荷削减60%以上。走在小区里,小雨不湿鞋,至今历经多次暴雨,均无积水产生,有效缓解了强降雨产生的内涝现象。

类似于江滨新村的“海绵”实践,如今在我省已不鲜见。省住建厅城建处处长蔡雨亭介绍说,近两年,南京、常州和昆山等市出台一系列海绵城市建设管理制度,积极编制完善海绵城市专项规划。

江苏伟博与江苏德惠、盐城高新区投资集团、盐城碧桂园房地产开发等多家合作,积极响应省住建厅的指示。

省住建厅城建处副处长何伶俊说,海绵城市建设必须“见缝插针”,在英国,居民哪怕在自家院落里硬化几个平方米建一个停车位,都需经过政府批准,因为无数个小块的硬化场地加在一起,对城市排水系统增加的压力也不可小觑。

“海绵”建设不会一蹴而就

“渗、滞、蓄、净、用、排”是海绵城市建设的六字真言。具体来说,就是要把降到地面的雨水控制住,使其尽可能地渗到地下补充地下水;滞留在低洼地暂时存滞而不急于排放,减小管道瞬间过流压力;存蓄起来经过净化处理后进行资源化利用;多余的雨水通过管道、泵站、河道进行有序排放。

我国海绵城市建设始于2013年,舆论普遍将此视作破解城市内涝的利器,但近年汛期,即便是一些海绵建设试点城市也仍然面临内涝问题,由此引发大家对海绵城市功效的质疑。

何伶俊直言,海绵城市是“亲民”的,但其建设却是十分复杂的系统工程。它涉及水系统、道路广场系统、园林绿化系统、建筑住区系统等,跨学科、跨专业、跨部门,集合土木工程、城市规划、园林景观、环境学、气候学、生态学、社会学等多学科理论交叉,必须基于系统的顶层设计,才能利用建设契机实现对城市水资源环境的创新型优化配置与管理。

在省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工程师孔赟看来,海绵城市建设不能简单等同于内涝防治。“海绵城市建设不可能一蹴而就,考虑到海绵城市建设的系统性、综合性和地方性,不能指望通过几个、几十个项目的实施,一劳永逸地解决30年快速城镇化带来的一系列问题。”

国外低影响开发、水敏性城市、可持续排水系统等海绵城市建设理念,均经过数十年时间才逐步发展完善,而海绵城市在我国尚处于起步阶段,要实现跨越式发展,必然要经过进一步实践,才能逐渐形成符合我国国情和地域特点的标准体系。

正因如此,业内人士表示,海绵城市建设“功在当代、利在千秋”,既要快速坚定地推进,也要长期不懈地坚持,需多些耐心,少些急躁。

让“海绵”更富内涵和弹性

中国工程院院士、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指导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任南琪在多地考察发现,一些城市的海绵城市建设存在思路局限,做法碎片化。

任南琪表示,面对逢雨必涝、黑臭水体、水资源严重不足、饮用水安全等问题,传统做法是分而治之。其实,水安全风险、水生态破坏、水资源短缺、水环境污染都应纳入海绵城市建设体系。同时,建设也不能教条化,要一城一策,因地制宜。

他提醒,提防因海绵城市建设碎片化而走“回头路”。比如,由于一些城市规划前瞻性和严肃性不够,将高出地面的绿化带变成下凹式,马路牙子换成有豁口的道边石等,这都将造成巨大的人力和财力浪费。对于逢雨必涝的街区,应采用海绵设施实现暴雨峰值的消减和错峰,并尽可能采取雨污分流排水体制,雨水经过滞留和净化就近排入水体或蓄水池等。

江苏伟博一直秉承环保理念,加强相关基础工作和技术研究,为积极打造海绵城市产业链出一份力。


留言提交